可不就是每天给家长分享在学校的所见所闻么?太阳快落山了,
远处大青山对面的荒山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界限,越望荒山顶部越明亮,
山脚部位反而显得暗淡了。一回到家,老爷子连牛车都没卸,就急吼吼的把家里人聚在一起。
“以后,不准叫青远‘狗蛋’,他有名字,他叫‘胡青远’,都记住了么?
”家里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。早起送狗蛋上学不是还好好的么,
怎么到了这会子接狗蛋回来,就这样了?娘亲杨氏最先反应过来,
“胡青远”一听就知道不知比“狗蛋”好听了多少,有这样一个名字,以后说出去,
不得羡慕死多少人,而且,这个名字一听就是读书人的名字。于是率先表态:“爹,
我们记下了,以后叫‘胡青远’。”其他人在经过一开始的错愕之后,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,
不就是改个名字么,有什么大惊小怪,改就改吧,又不是人变了,不认识了,
只是改名字而已。想到这儿,也就都表示记住了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胡青远每天辰时起床,
吃好早饭,自从开始开蒙读书,奶奶每天早起偷偷给自己蒸或者煮一个鸡蛋,
胡青远默默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。老爷子也雷打不动地每天辰正套起牛车送胡青远去学堂,
然后回来犁地。就在这儿千篇一律的生活中,两个月时间悄然而过。这两个月,
胡青远已经学完了《三字经》,他天才的名声也已经传遍了上河村和小河村。
要知道郭大爷家的郭准开蒙两年才把《三字经》读完,王家的王扩甚至还没学完。
现在反而是最后蒙学的胡家小子学得最快、最好。
这让郭、王两家的掌舵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儿。只是,胡青远的毛笔字依旧时时被汪先生批评。
这天难得是一个休沐日。这时候的休沐日是真的会洗衣、洗澡,这里的读书人都比较穷,
可能就一身长袍,所以休沐日会把衣服脱下来,洗干净。